專注于膠粘劑的研發制造
嫦娥奔月”是我國美麗而古老的傳說,飛離地球、遨游宇宙、進入太空是人類幾千年來夢寐以求的光榮與夢想。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圓了中國人飛天的夢想。在升空的瞬間,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膠粘劑團隊成員的心情比觀眾更為激動,因為在這艘載人飛船上,座艙、地板、天線、太陽能電池板、返回艙等主要部位的10種特種結構膠粘劑都是由膠粘劑團隊自主研制完成的。這是比任何一次任務都艱巨的挑戰,反復的實驗及長時間地接觸刺激性溶劑讓科研人員裸露的皮膚受損。伴隨神舟五號的升空,團隊伙伴們擦拭著激動和自豪的淚水,異口同聲地說“值!”近日,記者走進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走近這些為祖國航天事業默默奮斗、刻苦鉆研的最可愛的人。
來到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的科研樓內,最突出的感受就是速度快,科研人員匆匆拿著各種試劑和樣品在各個實驗室之間穿行,甚至用語言交流表達的節奏都很快,呈現出一種靜謐而又忙碌的工作狀態。在這里記者見到了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曲春艷研究員,她介紹說,從事祖國的“粘接”事業,項目就是命令。
為了不給大型工程拖后腿,膠粘劑團隊成員經常加班加點,連續幾天住實驗室、一日三餐吃盒飯是常有的事。就是靠著這種頑強拼搏,團隊創造性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由于工作需要,他們經常要深入到膠粘劑應用企業進行項目調研、應用實驗和現場指導,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及時解決了許多生產中出現的關鍵技術問題,用踏實肯干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業界專家的高度評價。曲春艷說,大家可能想象不到,一款膠粘劑的生產從最初的方案論證、調研到最后通過幾次評審可能要花費多年時間。而她最近正在承擔的項目,僅需一公斤膠粘劑,用在兩平方米的元件上,雖然從市場角度這款產品或許是不掙錢的,但國家的航天工程有需要,我們就要通過科研攻關將它制作出來,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
“航空航天器建設,就如同建造鋼筋鐵骨的機械戰艦,石化院的工作就是給鋼筋鐵骨裝備上堅固的‘韌帶’,看似微小卻起到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王陽介紹說,石化院承擔了我國從“六五”到“十三五”期間航空航天幾乎全部國產化配套膠粘劑重大攻關任務,研制的特種膠粘劑和配套膠接技術廣泛應用于國防工業重點領域,配套率達75%以上。該院一整批技術成果填補國內空白,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成果性能超出國外同類技術水平。多個系列技術成果替代進口,打破國外封鎖,實現國產化。
在另一間實驗室,特種膠粘劑與密封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緒剛研究員正在和哈飛集團的幾名技術人員,一同用低密度膠對C919客機艙門進行局部加強的測試。這項工作不僅要發揮膠粘劑的粘接功能,還要發揮出它的支撐作用。張緒剛說,雖然膠粘劑在航天大系統中默默無聞,但卻為系統的正常運轉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院長李曉冰介紹說,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始建于1962年12月,前身為中國科學院東北石油化學研究所,是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為一體的綜合開發類科研機構,中國最早從事高分子膠粘劑和密封劑研發的單位之一,膠接與密封材料的研發和產品性能處于國內領先,其中特種結構膠接材料研制處于國際先進水平。50多年來,石化院已取得科研成果近800項,獲獎科研成果215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8項,授權國家發明136項。260余項自主研發的專有技術應用于系列直升機、大型飛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神舟系列飛船、天宮飛行器、嫦娥系列衛星等。
來源:黑龍江日報